我的毕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三国之卦帝刘封 > 第78章 都是野心家

第78章 都是野心家(第1/2页)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    刘封一番言论下来,说的公孙康和王伦哑口无言。&40;&29378;&95;&20154;&95;&23567;&95;&35828;&95;&32593;&45;&119;&119;&119;&46;&120;&105;&97;&111;&115;&104;&117;&111;&46;&107;&114;&41;

    能够成为割据一方的枭雄式人物,公孙康自然不是傻瓜。

    刘封说的这些道理,他和王伦自然都懂,事先也曾经有所准备。认为自己能够应付,所以才有了强娶孙尚香的说法。

    至于强娶了孙尚香,是否就会跟江东结盟,也就只有天才知道。

    不过,按照利益来讲,他们也不会跟江东结盟。毕竟对他们威胁最大的,还是曹操。

    如果自己称王,曹操也是最大的障碍。

    他们把几乎所有的可能都想到了,唯有这三千兵马殊死抵抗,进而引发周边敌人趁机捣乱,然后曹操乘虚而入的事情,没有想到。

    从公孙度的时代起,在辽东对内对外都采取铁腕政策。

    对内打击本地豪强势力,还用中原逃到这里的人,排挤打击本地势力。

    表面上看,辽东还算太平,但内部矛盾不过是暂时被高压手段压制下去,并没有消失。一旦时机成熟,矛盾就会爆发,那些豪强势力,就会死灰复燃。

    对周边的那些势力,公孙度采取的也是强力征讨的政策。那些势力虽然暂时被压制,但是并未被彻底消灭,元气还在。

    在对周边的关系上,公孙氏在军事上可以说很成功,但是在外交上却很失败,没有一个盟友。

    后来司马懿攻打辽东的时候,高句丽,鲜卑、乌桓等周边势力,都是司马懿的盟军,没有一个前来帮助公孙氏的。

    这一点,最清楚的说明了他们在外交上的失败。

    “我等远道而来,以诚相待,没想到襄平侯竟然为了一己之私,破坏结盟大事。两国交兵不斩来使。如此乘人之危,令人不耻。若是襄平侯苦苦相逼,唯有拼死一战,与辽东同归于尽,有何惧哉,走”!

    鲁肃站了起来,表现的豪气干云。

    这个鲁大傻子,终于做对了一件事儿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……”。

    公孙康突然大笑,站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子敬稍安勿躁,稍安勿躁,误会,误会。长史之言,不过是试探而已。”

    公孙康走过来,搂着鲁肃的肩膀,将鲁肃送回座位,按着他坐下。

    “只因这里有很多曹操的细作,加上第一会见面,不知江东诚意如何,所以才试探各位、如今见各位慷慨激昂,诚意十足,便请坐下,慢慢商议结盟之事”。

    “是啊,刚才出言,只是试探。郡主,请受王某一拜,得罪之处,还望郡主恕罪”。

    王伦还真就起身,到了孙尚香跟前,施了一礼。

    “既然是试探,我若是斤斤计较,也未免小气。此事就此揭过,还是商谈正事吧”。

    孙尚香刚才被王伦逼婚,一时间心慌意乱,几乎无所适从。

    没想到,就在陷入绝望的时候,刘封竟然站了出来,扭转了局势。

    直到见公孙康出来,托词试探,王伦前来道歉,才醒过神来。不禁就多看了刘封几眼,心里多了几分感激之情。

    “曹贼窃据丞相之位,挟天子以令诸侯,多行不义。其狼子野心,早就昭然若揭。若是没有人举起义旗,曹贼必将窃夺汉室江山。”

    公孙康也没有回到座位,就站在地中间开始演讲。

    “我公孙氏累受汉室之恩,虽经两代,也不敢稍忘。早有清除曹贼,匡扶汉室之心”。

    “无奈偏居辽东一隅,势单力孤,难以成事。如今江东有意前来结盟,共同对抗曹贼,何其幸也”?

    “襄平侯高风亮节,令人敬佩,如此仁义之人,当今少见,肃佩服之至”。

    我说鲁大傻子,你说这些废话有什么用?

    跟这些人,谈什么仁义道德,理想情怀?便是你们,就真的想匡扶汉室么?

    不过都是都是为了利益而已,就谈合作条件,成事儿之后,怎么分地盘儿吧。

    “子敬谬赞,不知此来,吴侯有何见教”?

    见鲁肃不上路,公孙康自己开方子了。

    “贸易往来是其一,辽东多战马,还望辽东放开马禁,允许江东采购战马和盐铁”。

    战马、盐、铁,都是重要的战略物资,其中贩卖盐,是获利丰富的行当。江东并不缺盐,鲁肃想要盐,就是为了贩运获利。

    “投之以桃,报之以李,江东这里,茶叶,桐油,生漆,箭杆,胶漆、羽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