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毕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朕不是宋钦宗 > 七十一 心情不好

七十一 心情不好(第1/2页)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    嗒~嗒~嗒~

    细密的小雨落在琉璃瓦上,又汇聚成偌大的水滴,不断打在窗外石板上。

    赵桓的心情就和这天气一般,阴沉沉的。

    他刚刚和了一番。

    算起来,这是第三次了,都是因为朝政起的争执。

    第一次,赵佶颁发诏书,诏令诸路选漕臣一员,提举本路神霄宫。

    其本意是派遣地方官,去管理奉旨设立的道观。

    本来也没什么,反正冗官众多,发配哪里不是发?

    却不想,余深居然以各地神霄宫供应不支,请减楼船上将军属下兵额以节约开支。

    没想到,赵佶居然同意了。

    简直混账莫名。

    赵桓已经说过靖康之耻的概略,赵佶也相信了,居然还干此等自废武功的事情来。

    这能忍?

    必须不能忍!

    于是,赵桓当即进宫,一番据理力争后保住了兵额,却砍了一半的军费。

    可把赵桓气的够呛。

    这是第一次。

    随后,赵佶又手敕两浙漕司,以权添酒钱尽给御前工作。

    就是加酒税以满足宫中开支。

    本来刚刚和赵佶吵了一架,赵桓是不想管这狗屁倒灶的事的。

    反正朝政这般模样,也是虱子多了不痒,不值当为此再吵一次。

    然而何栗上疏劝谏,又弹劾余深王黻。

    结果非但不成,反而被两人攻讦为诽谤宫讳,要贬琼州。

    简直我勒个大操。

    朝野内外谁不知道,何栗乃是东宫铁杆支持者,唯一旗帜鲜明支持东宫的盟友,几乎就是赵桓在朝中的喉舌。

    赵桓当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何栗被流放,立刻进宫求情。

    若只是父子俩心平气和地谈一谈,十有**能保下何栗。

    接过赵楷先来各种撒娇卖萌,糊弄打岔,不想让赵桓留下何栗。

    实在把赵桓恶心的够呛。

    然而为了表现的兄弟和睦,赵桓还不得不耐着性子虚与委蛇。

    好不容易打发了赵楷后,余深又来,直接当面弹劾东宫亲卫超编,且擅改军制,有不臣之心。

    这些事情赵桓虽然未曾提起过,然而赵佶本来都是知道的,却还把他给批了一顿,其后倒是赦免了何栗,改判积石军。

    若非伦理不合,真想骂娘。

    何止是脑残,简直就是脑残!

    何栗外放的直接后果,就是弹劾东宫的奏折每天有三尺高。

    影响十分恶劣。

    每天被如此多御史弹劾,朝野内外议论纷纷。

    若非有文名撑着,前期怒怼高俅、请查禁军树立的名望,定然消耗一空。

    没了名望,还得罪了满朝文武的储君能安稳多久?

    够呛能坚持到赵佶挂掉。

    如此,赵桓安能不气?

    第三件,却是关于王庆的。

    己巳,地方上奏淮西盗平,赵佶诏令曲赦当地。

    赵桓打听的清楚,真相是截然不同的。

    当时,王庆作乱上了房山,地方官府派兵剿灭,却因克扣钱粮,士兵在出兵时作乱。

    王庆逮着机会,一举破了房州城,劫掠了府衙官库后,又收拢溃兵,胁裹百姓回了山。

    原本的小毛贼,瞬间成了祸乱一方的巨寇。

    地方官府为了隐瞒罪过,中枢官员为了继续歌唱太平,居然把巨寇打破城池,掩饰成贼寇攻城,为当地击败。

    赵佶居然信了!

    也不知道郑居中等人给他灌了甚么**汤,所有人都知道的真相,偏偏赵佶如同傻子般被蒙在鼓里。

    刚刚和赵佶弄了两次不痛快,赵桓并不想再去找不痛快。

    一方面是自己念头不通达,憋屈的很,另一方面是搞的赵佶不痛快,这储君位置怕是不稳。

    然而,当时陈东说了这样一番话。

    “天下,乃天下人的天下,终究是赵氏的天下。

    目下官家一意挥霍,不把天下当回事,归根结底败坏的是储君的家底。

    为未来计,现在多保留一分元气,以后收拾起来便容易一分。

    再则,与社稷共存亡者,唯赵氏而已,若国朝亡,其他亲王或有机会复为平民,太子却绝无安度余生的可能。

    如此,安能因些微困难,而视大患于不见?”

    说到底,天下的坛坛罐罐都会是太子的。

    于是,赵桓第三次进宫。

    这次,他学会了迂回,以送酒为名入宫。

    闲谈后,赵桓假装不经意提起了淮西变乱,随后又说贼寇祸乱地方,若不及早平定,恐怕动摇社稷。

    得知真相的赵佶确实很生气,当即下令把房州知州以下大小官员全部革职查办,又令枢密院即刻出兵平叛。

    雷厉风行。

    然并卵!

    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