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毕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大明从京师沦陷开始 > 44、募捐饷银

44、募捐饷银(第1/2页)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    “谢万岁!”

    跪着的大臣们,这才松了一口气,起身站到了一旁。

    “国库空库,眼下天灾不断,无数灾民等待朝廷赈灾,这赈灾银从何而来?”处理了韩爌,朱由检开始筹措库银。

    心中虽然定了去科尔沁抢一把的计划。

    但眼下,根本来不及。

    别说出征,就连发兵饷和赈灾的银子都不够。

    尤其是兵饷,除了城下的残兵和和陆续来的勤王兵马,再就是拖欠已久的饷银。

    按照原本崇祯的做法,增派辽响,加派田赋。

    而这些手段,迫使早就负重不堪的农民更是雪上加霜。

    等最后一根稻草也被压垮的时候,大规模的起义将爆发。

    这种蠢事,他肯定不会干。

    关注公众号:书友大本营,关注即送现金、点币!

    只是,根本没有人接他这话。

    内阁首辅说被下大狱,就给下了。

    他们这些人,早都是是惊弓之鸟了。

    谁还敢站出来说话啊,不然,弄不好,又是一顿责罚。

    “周大人,你以为当如何?”朱由检冷冷看了一眼这帮人。

    “臣……臣以为,可增派辽饷,加派田赋,尚可补充国库!”

    “另,从江南一带富庶之地,多征粮食,运往受灾严重的陕甘地区,可解一时之难!”

    周延儒虽然说话磕磕巴巴,但是想法还是有的。

    “不错,你倒是提醒朕了,不过如今百姓生存艰难,朕再加派征收恐难以承担。”

    “百姓疾苦,不代表我们官员疾苦,不代表朕的内帑拿不出银子!”

    “朕决定,从内帑拿出一万两银子,交由户部调拨!”

    一听又是从百姓身上榨取,朱由检心下不喜,但这是历朝历代的常规操作。

    便没有发作,决定带头捐款。

    “皇上,万万不可,内帑是……”

    温体仁跪倒在地,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朕决定了,国库空虚,百姓无以承担,眼下户部又拿不出来,朕作为万民之主,拿出一些银子,是理所当然的,诸位大人,作为朝廷重臣,百姓的父母官……”

    朱由检直接打断了温体仁的话,慷慨陈词。

    他自己都把小金库打开了,这帮大臣难道就能无动于衷?

    “臣等愿为皇上分忧!”

    果然,这帮人还是有些眼力见儿的,齐刷刷的跪下道。

    “既已如此,朕替天下百姓,谢过诸位爱卿!”

    朱由检说完,给高起潜递了一个眼神。

    后者立马掏出一个小本子,准备开始记账。

    百姓是穷困,朝廷是没钱,但是百官有啊!

    且各个富得流油。

    眼下朝堂上这些官员,更是如此。

    以往,银子不够,就各种加派,绝对不会让他们出银子。

    加派上来的银子,从各个县府州一路上来,他们这些人要扒一层。

    然后经过户部统一协调之后,往下派发的时候,他们还是要过一手。

    他们没银子,那谁有银子?

    这一幕,看的朝臣们一脸懵。

    即便是出,也该回去相互商量一下,拿出个差不多的数就行了。

    可今儿皇上的意思,就要他们现场报数啊。

    这难免就有些尴尬了。

    出得多,自己肉疼,还得罪人其他同僚。

    出得少了,皇上如果不满意了怎么办?

    “老臣家中无多积蓄,愿出一千两银子!”孙承宗率先站出来说道。

    他一辈子清廉,基本没贪腐,全都是自己的俸禄。

    有人开了头,那自然就照章办事,跟着走就行。

    “臣周延儒,愿出一千两银子,替皇上分忧!”

    “周大人,你一直在朝中为官,进项颇多,难不成家中积蓄,还不如孙大人?”

    朱由检冷声道。

    记得当年闯贼李自成打入京师,大肆严刑拷掠,在这帮官员身上足足敲出了七千万两银子。

    而当时的国库,只有区区十万两。

    即便是此前崇祯也召集大臣筹措过银子,可只筹了区区两百万两银子。

    按照当时闯贼开出的价码,“中堂十万,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,道科吏部五万三万,翰林三万二万一万,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。”

    这些人都能拿的出来,这周延儒,竟然想拿区区一千两银子打发他,真是岂有此理。

    “臣……臣愿意出三千两银子……”周延儒哭丧着脸说道。

    他前次劳军就花了一大笔,现在这心都还疼着呢。

    “看来,你还是需要再去劳军啊,朕听闻,还有两万关宁铁骑没到呢。”

    “虽然鞑子退去了,但是千里迢迢来京师勤王,衷勇可嘉,朕不能寒了他们到心呐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