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毕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回到明朝当太后 > 274、太皇太后的后事(附小剧场15)

274、太皇太后的后事(附小剧场15)(第1/3页)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    四月底,亲王郡王驸马们去天寿山祭祖毕,匆忙往回赶。



    五月初一一早,宫里响起了丧钟。



    太皇太后吴氏驾崩,享年七十四岁。



    事实上,大家心里都有数,今年之所以这么多亲王公主赶着结婚,大抵就是因为太皇太后病重,汪太后为了让她高兴,或者说放心,所以把能办的都办了。



    看着这么多后辈一起结婚,尤其永宁公主等养在身边的孩子,太皇太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,但短暂的高兴过后,病势还是不可避免的加重了。



    就在王公回京的当天,太皇太后撒手西去。



    临终前,太皇太后拉着皇帝的手:“你已经长大了,我也就放心了。就算见到你父亲,也有可说道的了。”



    她的眼睛已经睁不开,只能摸着皇帝:“你还年轻,要多听你母后的话,不要违拗她的意思。她也怪不容易的。”



    皇帝哭着称是,太皇太后伸出手来,汪舜华赶紧握住,听她说:“我知道你这些年不容易,好在皇帝已经快成人了,你啊,也别那么辛苦,什么事让皇帝带着大臣们去做;你就回宫好好地颐养天年,也很好。对了,西苑的风景是真的好,碧波千顷,云霞万里,气候是真的清凉,风送荷香,云浮烟树。醋鱼是真的好吃,还有,戏也是真的好看。你给我安排的晚年,我很满意。你啊,辛苦了一辈子,也该享享清福了。”



    汪舜华泣道:“我知道,等皇帝长大了,懂事了,成熟了,我自然会把朝政交还给他,回宫养花弄草,品茗赏雪,含饴弄孙,安享晚年。”



    皇帝低声抽泣着。



    太皇太后闭了眼点头,又吩咐齐王:“你母后已经把你的事安排好了,你要好好体谅她的苦心,好好孝顺你母后,忠心辅佐你哥;商氏贤德,以后成了亲,夫唱妇随,绵延子嗣,自可永保富贵。”



    齐王哭着说是。



    她又指了指,这回是对着荣王:“你是皇帝的哥哥,要恪尽忠诚、孝友恭顺,方为长远。”



    荣王哭拜于地。



    太皇太后叹气,指了指英国公、黔国公和魏国公,几乎用尽最后的力气:“三位公主,都是在我身边长大的。你们要好好待她们。尤其沐琮,永宁要跟着你去云南,山高水远的,她母亲和弟弟也关照不到,你一定不能怠慢她。不要辜负她父母的一番厚爱。”



    三人称是,旁边三位公主也哭出声来,扑到太皇太后身前叫着奶奶。



    太皇太后收回手,又摸着皇帝:“我要去告诉太祖太宗仁宗宣宗还有你父亲,现在四海升平,你也长大了,他们一定会高兴的。”



    太皇太后撒了手,皇帝以下,莫不痛哭失声。



    汪舜华同样泣不成声。



    刚才太皇太后话里话外的意思,无非是皇帝已经长大,让她早点还政,否则别说先帝在天之灵不得安宁,列祖列宗也不会放过她。



    这是温情脉脉的提醒,也是赤刀见红的警告。



    那又如何?



    她毕竟是皇帝的亲祖母,大明的太皇太后;会为自己的孙子考虑,也会为大明江山的长治久安考虑,如此而已。



    回顾从正统十年初次相见,至今二十六年。她们这对天下最尊贵的婆媳,其中有不和、有猜忌、也有内争,然而最终,以太皇太后彻底告别朝廷、幽居深宫告终。



    平心而论,这不算完美的婆媳关系,反倒是她这个媳妇责任更大一些。



    毕竟是她出面挑衅王振,导致怀献太子遇害;也是她违背祖制,大胆改革,遭来反对一片。毕竟在她临朝之初,太皇太后并没有过分的干预她。



    太皇太后毕竟是老人,循规蹈矩、求稳怕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;而一旦大局已定,哪怕她并不理解和支持,还是乐呵呵的听从安排,到各种场合给她站台撑场,安抚宗室、劝慰宗室,用行动破除了一切流言蜚语,维系了皇家的颜面和团结。



    更别提这些年来她全身心扑在朝廷上,几个孩子基本上都是她带大的。



    很可以了。



    该满足了。



    太皇太后的后事极其盛大,由皇帝亲自主持。



    这是彰显仁孝的机会,也是他接触朝臣、料理朝政的机会。



    当天,宫中举哀,颁布遗诏。



    皇帝自幼跟着太皇太后,受她关照良多,甚至超过汪舜华这个母亲,自然感情深厚。在祭礼上泣不成声,宗亲文武无不感动。



    六月初二,正式上太皇太后谥号:孝翼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。?



    这些完成,就该正式送太皇太后到景陵与宣宗合葬。



    礼部呈上了注仪,皇帝看了、改了,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