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毕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回到明朝当太后 > 番外:地府茶话会

番外:地府茶话会(第1/3页)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    (五)景帝心里苦



    有道是“人生苦短”,而对阴间的群鬼来说,“鬼生苦长”。



    日子久了,初来之时那点新鲜好奇感早就在没有止境的漫长等待中消磨殆尽。



    曾经的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只剩追忆,所有的豪情壮志一腔热血在现实面前只有无力。



    当然,对朱家人来说,有一点是可以告慰的:好歹江山还是自家的。



    可惜这一切的风云变幻跟自己都没有一点关系。



    景帝侍立在阶下,默默听着老爷子的咆哮。



    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咆哮了,最近老头子的脾气特别暴躁。



    赵王祁镃正在跟太祖汇报儿孙的情况。



    临死前眼睁睁看着大臣来削藩,别院被拆了,土地被卖了,侍卫被打发,侍女也跟着跑了,银子都快散尽了;甚至自己没有嫡子,整个赵王系都没有嫡子,必须除国,自然憋着一肚子的火,狠狠地告了一状:“老祖宗您可得给我做主啊!这些年来我称不上兢兢业业,也是谨慎小心,生怕逾矩;可谁能想到,临了居然受到了这样的侮辱!如今王府空空如也,几个孩子又都还小,也不知道他们将来的日子怎么过,会不会被赶出王府,流落街头…”



    他说到动情处,忍不住痛哭失声。



    赵王和隐帝景帝同辈,是太宗皇帝的曾孙。他一哭,太宗皇帝也火了:“这个汪氏,是不是要把所有宗室都赶紧杀绝不可?她跟谁学的?于谦吗?”



    祖宗们的眼睛都看过来。



    景帝跪在地上,数地板。



    入耳就是太祖的怒吼、太宗的斥责,没法说,说什么?



    他的思绪回到了几天前。



    宁夏那边的土司满俊,被汪太后剐了,用不流利的汉语控诉:“汪太后派了个奸臣来把庆王逼得家破人亡,土地卖了,侍卫奴婢也打发了,还不成;庆王让我协助捉奸臣,到北京讲理,结果被奸臣抓了。”



    不就是造反吗?说得这么清新脱俗?



    景帝马上大骂,太宗也劝太祖:“庆王竟敢勾结土司造反,实在可恶!”



    太祖看了他一眼,太宗低下头,不说话了。



    相继有普通军士百姓来到这里,不过都是一般人,说不上好坏。



    有禁军士兵出京当差殉职的,倒是极力称赞太后:“真是菩萨心肠!还跟我们说话呢!要我们保家卫国、报仇雪耻。小的如今算是为谁而战了。下辈子做了大明的兵,还要奋勇杀敌!”



    他说得慷慨激昂,几个祖宗面面相觑。



    景帝还在称赞汪氏有志气,人心可用,只是马上就笑不出来了。



    几乎前后脚的功夫,郑王瞻埈和秦王系的永寿王几乎同时来到地府,见了祖宗们就大哭。



    尤其郑王是仁宗皇帝的亲儿子,抱住父皇大腿:“您老人家可要给我做主啊!”



    听郑王和永寿王一起控诉汪太后胡作非为,倒行逆施,纵容大臣欺凌宗室,太祖勃然大怒:“泼妇安敢如此!”



    隐帝马上站出来:“我早就说了,汪氏野心勃勃,有她在,只怕太祖您老人家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要换姓!”



    太祖狠狠地瞪了隐帝一眼:“你闭嘴!这里哪有你说话的地方!”



    隐帝脖子一缩,躲到后面去了。



    因为出事的是儿子,仁宗很不高兴:“汪氏是怎么想的?怎么能欺凌宗室?看看今年都来了多少人?她难道不知道建文帝削藩的故事吗?”



    宣宗道:“兴许以为大权在握,可以为所欲为。”



    隐帝悄悄伸出头来:“就是,日久见人心呐!”



    马上费钊又来控诉汪太后残害宗室、盘剥百姓,自己进言反而被他杀了。



    景帝觉得嗓子仿佛被堵住了,之前还感动于汪舜华带着孩子亲自去天寿山瞧他,还栽了三十棵树,过些年应该就可以乘凉了。



    银杏树啊,这种树必须雌雄同种,两树相望才会结果;如果仅有雌树,可以钻个孔,放入雄木一块,以泥封起来,也会结实。“泥中有你,你中有我”,你侬我侬合二为一,相依相亲,这才是神仙眷侣!



    舜华选择栽种银杏,可不就是为了寄托一片情谊吗?



    如今,他不能不反思:是不是自己真的错了?



    好在阁臣萧镃来了,小心翼翼的跟祖宗们解释汪太后的苦衷。



    但太祖仍然不肯听,怒骂萧镃:“你们这些奸臣,背弃祖制,离间骨肉,我今天就要好好收拾你们!”



    萧镃被盛怒的太祖赐了道“竹笋炒肉”,几个祖宗都没说话,景帝也只能装鹌鹑。

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